所谓主力风险,即市场主力资金运作一只股票的风险。也许有人会惊讶地问:“主力也有风险?"不错,主力运作不好,也有被套的时候下面我们简略叙述主力有哪蚱风险,了解这些对投资者来说不无益处
按不可控性划分
1.政策风险 国家出台政策或者行业出台政策,直接使大势或者某行业发生改变。如2009年12月国家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而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措施,致使许多地产股资金来不及撤离而被套,或者忍痛割肉出局。
2.市场风险 这是所有的主力都要面对的风险。有些先知先觉的主力对大势判断准而且早,所以及早撤退,规避了市场由牛转熊的风险。但还有一些后知后觉的主力或者对大势判断出现偏差的主力来不及撤退,致使被套其中。这方面在中小市值的股票中尤为普遍。如广发行业领先基金在2011年第1季度,由于对大盘判断失误,而没有撤退,被套双龙股份(后来在5月、6月发动了自救行情,那就是后话了)。
3.公司风险 公司由于意外亏损导致公司基本面恶化或者因偷税漏税、账务做假等违法行为遭到查办而带来的巨大风险,如早年震动一时的银广厦事件。还有由于经营或者消息方面出现问题而面临的风险,典型的如2011年年底的重庆啤酒事件,导致大成基金、东北证券等多家机构资金严重亏损。
4.长时间停牌风险 一些公司出于重组或者其他重大原因致使股票长时间停牌,当他们复牌的时候,偏逢整个市场走熊,股指已经一落千丈,这样等待他们的只有一字式补跌,即使重组成功也无能为力。如2008年3月末停牌的三只云天系股票,还有2011年8月中旬停牌的科力远
5.大小非风险 以前在原始股不能流通的情况下,是无此风险的,但自逐步进人全流通时代后,这方面风险就接踵而至。这些大小非成本低廉,股数又多。他们的抛出对股价对主力都是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如特尔佳在2011年糟糕透顶的表现,除了市场不好外,与连续遭遇公司大股东的疯狂减持亦有很大的关系。
按运作过程划分
主力建仓某只股,建到半途或者刚完毕,不巧市场已由牛市转向熊市,结果就被套。2007年10月上市的多数新股,就是典型的例子。假如主力刚开始建仓,碰上大市不好,则可能采取弃仓撤离行为
本来主力洗盘的目的只是洗下浮筹,便于拉升,减少成本,并非真想让股价下跌。因此一般在某些关键技术位,会获得支撑(这也是洗盘和出货的重要区别之一)。但是由于洗盘不慎,又恰逢大盘不好,可能会引发恐慌性的抛盘,导致走势破位。这不仅打乱了主力计划,甚至自身也被套,而且还会增加拉升成本。
拉升风险指的是主力在拉升中,无人跟风追高,从而主力只有自拉自唱,结果就是在高位不能顺利出货。如0000年前的那些孤独的庄股就是如此。
其实该风险确切地说不应该称为风险,它只不过是失去了机会成本。主力能顺利出货,已是万事大吉,还谈什么风险。若硬要说有,就是主力出货出得太早了,而行情还远远没结束,错过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有不少主力机构因为对大盘点数判断不准确(事实上,大盘从998点上来,到最后能判断走到6000多点的人可以说是风毛麟角),提早撤退离场,从而形成了出货风险。
|